一、会议系统概述
1、会议系统定义
智能会议系统是指应用了数字技术并且拥有统一的中央控制设备,从而能够对各种会议设备及会议环境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的一种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范畴,我国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会议系统为客户提供的功能包括:发言、表决、扩声、同声传译、投票选举、签到、音视频传输处理、会场设备集中控制管理、会议信息管理等。
2、会议系统发展历程
会议系统产品在刚开始出现时,只是人们为了增加会议的灵活性,减少音响扩声系统的操作复杂性,而在传统扩声系统的话筒结构和连接方式上进行少许改进和调整,将原有的并行连接方式改为串行手拉手连接方式,并使话筒可远程遥控开闭,以降低使用难度,这还属于传统音频扩声领域的一个小分支,只是传统音频扩声产品的补充。
随着国际上信息技术和国内经济及社会民主化决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会议系统也经历了从简单的会议扩声到现在的综合了高清视频、高保真音频、高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硬件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会议音频和签到、表决的数据传输技术也经历了从模拟化到数字化的发展过程。
从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会议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代会议系统采用全模拟技术;第二代会议系统在原有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控制技术,即“模拟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第三代则采用全数字技术,即“数字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其中,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会议系统由于应用了数字技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故也称为数字会议系统或智能会议系统。
代会议系统是全模拟技术的会议讨论系统,系统结构和功能都较为简单,音频以模拟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使用者只需按动一个开关即可发言,系统中没有智能化的中央控制器,主要适用于小型会议室。
第二代会议系统在保留音频模拟传输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字控制技术,实现了发言管理、投票表决、会议签到、同声传译和视像跟踪等功能。由于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第二代会议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系统的功能也日益丰富,这些改进都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但由于系统中音频传输仍使用模拟方式,会议单元信号线必须与其他设备线路(如灯光、动力电缆线、电视摄像线缆、音箱线缆等)拉开距离单独布放,否则模拟音频信号的传输会因受到干扰而失真,但这一要求在很多现场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很难实现;此外,模拟音频信号电平的衰减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模拟音频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超过50 米)时音质变差的问题难以解决;模拟音频传输的另一个缺点是,传送每一路语音都需要专门的音频传输线,这就造成需要铺设的线缆数量众多,在布设空间狭小的会场布线难度较大,需加装混音器等设备,系统的操作控制也比较复杂。
会议系统作为特殊的专用电子系统,无论采用何种功能结构,其最基本的声音采集和还原功能(即能清晰且高保真地播放发言人的声音)是最重要的,因此会议系统设备应能够稳定清晰地传送和播放声音,并有效消除干扰、杂音、失真、串音的影响,而模拟音频传输会议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其在现代会场中逐渐被全数字化的会议系统所取代。
第三代会议系统是全数字会议系统,系统中的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以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其核心技术是多通道数字音频传输技术,即通过采用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技术,将会议设备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信号编码后在通讯线路上传输,实现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音频信号。
第三代会议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音频信号模拟传输存在的设备干扰、失真串音、长距离传输信号衰减等问题,会议音频传输和处理数字化后,系统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可以长距离、无损耗、低噪声地传输会议音频信号,系统频响和保真度高。同时,会议系统设备之间更易于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场馆、体育场馆等多种场合。
与代和第二代会议系统相比,目前市场上成熟的第三代全数字会议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① 一条电缆可传输多达 64 路高音质音频信号和各种信息,有效避免采用复杂的多芯电缆,大大方便了施工布线,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②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只须将数字会议单元以手拉手的方式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和功能的会议系统,已建立起来的系统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会议单元而不会造成失真和衰减。
③ 中央控制器与会议单元之间的通讯采用数字通讯方式,会议信息不易被外界截获,并能有效防止外界对会议设备进行的非法操作。
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公司研发了第三代全数字会议技术,并推出了相关产品。
基于第三代全数字会议技术,会议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获得大幅提升,与用户业务的融合度也进一步加深,逐渐从原来仅应用于会议室的孤立电子系统,发展成为用户整体业务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
二、会议系统行业概况
会议系统行业作为过去信息化发展相对较为迟缓的领域,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过去的几年,国内各行业在日常办公、财务等IT 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经较高,处于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而用于现场会议的会议系统却仍处于模拟音频信号产品占主流的状况,在过去几年行业整体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国内会议系统行业的主要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为代表的机关客户;另一类为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等企事业单位客户。
目前和省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等机关已基本普及智能会议系统,而广大地市级和县级机关的会议系统市场正在逐步启动过程中。根据《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止2008 年末,我国有333 个地级区划,2,859个县级区划,40,828 个乡镇级区划,因此相对于和省级机关市场来说,市、县、乡镇一级的机关在会议系统领域的需求潜力巨大。在未来几年,随着传统模拟会议系统向智能化、数字化的会议系统逐步转换,全社会民主化决策进程的加快,未来机关客户市场的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众多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等单位在未来的会议室、礼堂等设施建设中,也都迫切需要应用智能化的会议系统。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7-2009 年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在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渐恢复增长,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研究, 2010 年中国会议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为19.48 亿元,2011 年将增长到23.02 亿元,增长率为18.17%。在未来几年,会议系统行业将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研究显示,在未来几年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两大客户群体的需求都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 年机关客户和企事业单位客户市场规模分别为6.30 和13.18 亿元,占比分别为32.34%和67.66%。预计企事业单位客户在未来市场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加,主要原因为虽然机关客户属于较为高端和稳定的客户,但由于企事业单位客户数量庞大,因此需求潜力较大。
三、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目前会议系统行业内的企业按其主要从事的业务可分为三类:类为会议系统产品生产商;第二类为会议系统集成商;第三类为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会议系统产品生产商大多依靠自有技术,研发并生产智能会议系统设备。具有代表性的国外生产商如博世、贝拉、DIS 等,国内生产商如台电、天誉创高等,均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生产能力,技术门槛较高。生产商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自主研发并生产会议系统设备,并将自产设备自行或通过会议系统集成商和产品代理商向客户销售。
会议系统集成商主要依靠自身项目实施经验,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项目实施,一般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得会议系统集成项目合同。系统集成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为客户代购各种品牌的会议系统设备,因此,集成商通常也是某一种或几种品牌设备的产品代理商。由于会议系统的集成商并不研发和生产设备,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目前市场参与者较多,竞争较为激烈。
会议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上述两类企业的结合,一方面拥有研发团队和生产能力,有能力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会议系统产品,并对产品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另一方面直接面向终端客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会议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工作。这一类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直接了解客户的需求,能够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总结经验和客户反馈,以改进自有产品的性能,使得自有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除需要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外,还需要拥有项目实施能力和经验,进入门槛较高。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本公司、成都中科等。
2、行业竞争态势
从国内市场会议系统产品的竞争态势来看,在会议系统硬件领域,国外知名企业在国内高端客户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企业大都将主要精力投向了对中低端客户需求的挖掘和满足。但这一竞争态势近年也在逐渐改变,部分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确立了自身良好的市场形象,产品性能和质量逐步得到国内客户的认可。
在会议系统软件领域,国内企业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基于多年服务于各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等机关客户和众多企事业单位客户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客户的会议流程、管理体系、文件处理方式、操作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此外,一些客户基于信息保密的需要,也要求使用国产软件,因此,经过多年的不断研发和升级,本公司开发的会议系统管理软件和相关信息管理软件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上,均领先于国内外竞争对手。
在会议系统项目实施和服务领域,国内企业具有较强的优势,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充分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快速灵活地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同时,随着会议系统功能的增强、设备数量的增加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逐步倾向于将系统运维服务工作外包,并支付相关费用,运维服务已成为会议系统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阶段各级政府会堂的会议系统工程和运维服务对特定资质尚未有统一的要求,一般是根据自身的要求而设定的,主要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等,还有的招标公告要求投标单位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或以上资质。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会议系统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各个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同时会议系统行业的发展也提升了相关产业的价值,延伸了其应用范围,是多种相关技术综合应用的典型范例。
会议系统行业的技术水平以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目前会议系统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的全数字智能会议系统,但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成功研发了成熟的第三代数字会议技术。其中大部分为国外知名企业,因此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国外知名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们拥有相对成熟且标准化、集成化的产品,而国内企业中只有本公司、台电等少数公司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数字会议系统产品。
在项目实施和服务方面,国内会议系统企业从本土实践经验出发,能够更好的理解客户的需求,深入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会议系统软件领域,由于国内企业了解国内会议的特点,因此能够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会议系统相关软件产品,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其在会议系统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与项目实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国内外主要生产商提供的会议系统产品性能基本稳定可靠,产品技术日趋成熟,但因产品均为各生产商自主研发,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
五、行业进入壁垒
1、产品和技术壁垒
智能会议系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涉及到多个门类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研发人员除需要具备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声学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底层协议、实时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客户对于会议系统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功能上要求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还要求根据自身情况对产品功能和外观进行个性化定制。因此,对于厂商来说,需要充分理解客户需求,依靠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强大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目前行业内只有本公司、博世、贝拉、DIS、台电等少数公司成功研发了成熟的第三代数字会议系统核心技术,并推出相关产品。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相关核心技术,此外,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也使得新进入者面临较大的产品开发困难。
2、业务资质壁垒
在会议系统项目招标中,招标方一般会要求投标方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或音、视频工程业企业资质等资质,要取得上述资质,必须符合相关文件对企业注册资本、经营业绩、技术实力和从业年限等方面的要求,这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行业经验和知识积累壁垒
会议系统行业参与者除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技术,并灵活运用到业务工作中外,还需要对产品的应用领域、客户的决策流程、行业发展趋势有较深入的理解。
目前,会议系统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均已拥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具备较深厚的知识积累。随着会议系统与用户信息系统结合程度的不断加深,相关行业经验和知识积累显得更为重要。
4、市场及客户壁垒
现阶段我国智能会议系统的主要用户为各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他们除对会议系统的功能有较高要求外,还特别重视会议系统的稳定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选择解决方案提供商时,经营业绩、技术实力、成功范例和市场形象均是其重要的考量标准。
会议系统行业内的主要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和业务特点,并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群。通过向客户提供长期服务,与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依存度,新进入者在短期内较难获得稳定的客户资源。
六、影响本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我国已经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认为其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2010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指出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06-2020 年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006-2020 年信息化发展战略》同时指出,电子政务的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2009 年4 月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要求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系统应用为牵引,加速技术自主开发;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会议系统行业的相关行业标准正在积极制订过程中,将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有序竞争和规范化发展。
上述产业政策支持为会议系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行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管理模式成为可能,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人们对提高会议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现代会议系统的技术革新,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越来越不能脱离会议系统的协助。
第三代全数字智能会议系统的应用,使会议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精准控制,能够还原出更逼真清晰的会议现场音质效果,会议系统的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利。
通过不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议系统领域,使得会议系统的功能与产品性能不断完善,为客户设计的会议系统解决方案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议效率,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3)良好的市场前景
智能会议系统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和省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等机关,以及部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客户是智能会议系统的主要客户,这些客户在应用智能会议系统之后进一步提高了对会议系统的认可程度,根据需求逐步加大对会议系统的投资规模,对智能会议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率先普及智能会议系统的用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增强了人们应用智能会议系统提高会议效率的认识,将进一步促进智能会议系统的广泛应用。
各级机关对于会议的高效率举办、无纸化办公及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动和支持,将推进会议系统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部分地市级和县级城市的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等机关开始应用智能会议系统,未来随着智能会议系统的普及,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是我国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智能会议系统与企事业单位整体信息系统融合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们对智能会议系统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对于智能会议系统的需求也将逐步提高。
(4)社会民主化进程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全国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等机关在民主化表决和选举的实施过程中,对人事选举和民主决策的便利、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表决系统和电子投票系统提供了更加高效率的实现方式,近年来已在全国各级机关中逐步获得应用。此外,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民主评议、人事选举等活动,也逐渐开始采用电子表决和投票系统。
2、不利因素
(1)市场认知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和省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等机关和部分大中型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等企事业单位已经了解和应用智能会议系统,但仍有相当多的市、县一级机关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于功能强大、应用方便、提高会议效率的智能会议系统认知度较低,仍然停留在一个话筒两个喇叭的传统模拟会议系统概念上。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行业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以促进市场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
(2)高端人才的缺乏
智能会议系统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结合的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目前在国内,较为缺乏既对会议系统用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深入研究,又对我国会议系统应用领域和行业特点有深入了解的复合型人才,上述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取得,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因此目前行业内高端人才较为缺乏。
(3)应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足
随着近年来客户对会议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功能和外观提出了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要求,而目前会议系统产品的制造是规模化生产,个性化需求与规模生产形成了矛盾。因此,目前会议系统行业厂商在应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上,响应时间都会比较长,甚至是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七、行业利润水平与变动趋势
在会议系统产品领域,代和第二代的会议系统产品由于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传输处理方式,技术上较为简单,毛利率已经越来越低。而在中高端市场,第三代的全数字会议系统产品的毛利率普遍较高,已成为各大厂商展开竞争的重点领域。
在会议系统工程和技术服务领域,各级机关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客户希望获得高品质和长期稳定的会议系统工程和技术服务,因此,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可通过与客户签署长期服务合同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保持毛利率的稳定。
八、行业的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现阶段会议系统行业的客户主要为各级机关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首都、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因此行业的发展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受预算体制和采购习惯的影响,机关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通常在年度规划方面倾向于上半年做规划,下半年实施,因此本行业体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九、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1、会议系统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会议系统产品生产方面的上游行业主要为两类,一是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提供商,为会议系统产品的生产提供机器、模具、硬件工具、生产线、实验室、设计软件等;二是电子芯片、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等电子器件供应商,为会议系统的产品生产提供各类原材料。上述两类行业均属于完全竞争的开放市场,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较多,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且供应充足。
会议系统工程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上游行业主要为其他会议系统设备厂商及零配件生产厂商。公司在向客户提供会议系统工程业务时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会议场所进行整体设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替客户采购相关设备,主要为其他品牌的会议设备、扩声设备、投影机、显示设备、摄像跟踪设备等,上述设备市场供应充足,可供选择的品牌和型号较多。
2、会议系统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会议系统行业的下游行业是最终用户,主要面向各级人大、政协、政府部门等机关和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等企事业单位。随着国内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升,以及人们对会议系统接受程度的提高,会议系统行业的下游覆盖面将日益拓宽,对会议系统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十、行业发展趋势
1、会议系统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在2007-2009 年进入调整期,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在2010 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渐恢复增长,以智能化全数字会议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会议系统将成为市场主流。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研究报告预测,相对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办公、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会议系统行业作为信息化发展相对较为迟缓的领域,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将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2、机关客户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企事业单位客户市场占比逐步加大
机关客户近年来对于会议系统的需求量较大,并且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和省级机关已基本普及了智能会议系统,市县一级的机关市场正处于逐步启动阶段,机关客户的智能会议系统需求使其成为各大会议系统提供商争夺的焦点。此外,机关客户对于会议系统软件和服务的要求近年来也随着智能会议系统应用的增长而快速增长,已成为行业内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事业单位客户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会议系统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中型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对智能会议系统的需求非常旺盛。
综合来看,企事业单位客户市场在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占比逐步加大。
3、智能化的会议系统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
随着客户对会议功能和效率的期望越来越高,以及信息控制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已实现了从人工到电子智能化的跨越,会议系统也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全数字会议系统,通过集中的控制器,配合会议需要对话筒、音响、灯光、投影等设备进行便捷管理,实现对会场各类设备的智能化控制;通过统一的软件系统,实现对会议流程、信息发布、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已成为客户需求的主流。
4、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
为节省差旅时间和成本,未来将有更多的会议是在多个地点同时召开,因此视频会议系统成为了客户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原来制约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通讯带宽瓶颈得以突破,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化动物,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仍然是最有效率和最为可靠的沟通方式,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并没有限制和阻碍现场会议系统的发展,一方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现场会议系统通过增加网络通讯模块,将会议的参与范围延伸至外地,拓展了会议系统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召开远程视频会议时,客户也希望能尽可能的仿真现场会议的声场和视觉效果,满足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愿望,从而对会议系统的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两者之间融合度的提高,为行业内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5、会议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在于数字化控制与传输产品
现代会议需要高质量的音频信号、视频画面和实物资料,需要各种性能良好的会议设备,及能够兼容多种设备并提供高效控制功能的会议控制系统。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的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会议系统因为其高保真度的语音、高清晰度的图像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会议系统由模拟时代过渡到全面数字化时代。
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会议系统的智能化、仿真化、多媒体化等需求,就必须通过数字化的音视频数据流处理技术形成新一代的会议系统产品。
6、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化、高端化、综合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知名企业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高研发实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同时,由于高端市场的技术含量高,利润大,因此高端客户市场将成为国内外主要厂商展开竞争的主要领域,而竞争的方式集中体现在数字化的会议系统系列硬件和软件产品上。
由于智能会议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愈加复杂,客户对运维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客户逐渐趋向于寻求能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降低整体购置成本。
十一、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行业的发展状况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业务主要为人社部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中的劳动关系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
《2006-2020 年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人社部2009 年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据,自2003 年金保工程启动以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全系统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直接投资达到51 亿元。但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尚不均衡。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业务领域的信息化进展相对较快,但在劳动关系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领域,由于缺乏项目的支持,建设相对滞后。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部分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进度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拉大趋势。影响了全国的互联互通。
2、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人社部强调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统一规范的信息系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支持。
(1)信息系统和业务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有机融合,整合原有分散建设的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促进各项业务工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以需求为主导,以应用促发展,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2)从以本地为主、区域性建设,向全国协调、整体推进转变
过去,全国各地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均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上取得一致,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的建设进度存在差异,在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今后各地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建设进度的同步,信息化工作将向全国协调、整体推进转变。
(3)信息化工作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协调推进、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的需要,信息化工作既要覆盖到城镇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障工作,又要覆盖到包括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农民工在内的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既要覆盖到各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服务对象,又要把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等典型人群纳入系统当中;既要将网络覆盖到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又要实现与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联通;既要全面支持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又要兼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不同特点,适应人事人才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